盡管諸如互聯網+、互聯企業、工業4.0等等新理念層出不窮,但工業物聯網的熱度依然不減更直觀且現實。在物聯網的浪潮中,研華是筆者所了解的眾多任務業物聯網提供商中的一員,戰略路線圖相較清晰且具備務實推進工作的供應商典范。
物聯網IoT于工業領域落地是大勢所趨即代表了工業生產,指明了基礎設施行業的智能化方向。自動化控制技術已然成熟,無論是離散制造,還是過程工業,甚至控制對象需求更為簡單的基礎設施和環境監控行業均如此。那么,用戶面臨的未來挑戰如何滿足?各類應用規模的日益龐雜、眾多高價值設備的預防性維保、可視化監控與移動性需求等,均使分布式智能成為重要趨勢之一,這同時也是工業物聯網倡導的智慧感知核心意義所在。
分布式智能,正逐步改寫整個工業數據采集和監控體系:從數據采集到通訊及控制、監控級的三層傳統SCADA結構,在諸多應用中正被扁平化和分布式的結構所替代。林清波認為,如今從三層架構變成一層架構,所有分散節點變得愈加智能化,智能化數據采集模組更是包含了自診斷功能,可直接輸出實際的物理量而非信號,并同時記錄具體的采集時間戳。
如此背景及趨勢下,具備布線少、安裝快等天然優勢的無線技術,無疑成為智能化感知節點進行外部通信的必然方式。同時隨著Wi-Fi、3G、LTE等網絡的大面積覆蓋,各種移動設備和智能節點均可輕松訪問云端服務,無線解決方案也勢必為IoT服務提供一種低成本、開放且簡單易用的重要實現途徑。
研華于去年推出的WISE-4000系列正是針對物聯網應用打造的無線I/O解決方案核心。引入全新成熟IT技術的4000系列,完美整合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和數據發布(即A-P-P)過程,并以高兼容度匹配來自各種領域、規格、I/O通道類型及數量的傳感器設備,在我們業界著名的ADAM數采模塊基礎上,新一代的WISE在數據采集方面必將為各種行業用戶提供值得信賴的大數據來源,林清波認為。
無線技術的供電和安全問題一直為業界所質疑。對此,林清波表示,研華的WISE系統未來將通過太陽能供電以全新技術實現低功耗無線技術LoRA設計,保證電池模組可工作3~5年。這是我們的亮點,甚至可以使用LoRa/WAN技術為遠距離應用,比如水務廠提供30~40公里的無線技術解決方案。
關于信息安全的問題談及業界企業近期愈發關注的信息安全問題,林清波說:研華的整個wi-fi模組均提供https安全通道技術,于控制端通過open vpn即可實現整體專屬網域的邏輯,就能把整個專屬網域的邏輯做好。另一方面,多數無線應用還以非實時監測為主,而非控制,因此無線通訊質量無需達到很高的標準:譬如丟包率小于1%。在非實時監控方面,WISE系列均可提供完整的無線解決方案,同時開拓無線控制應用領域,林清波解釋說。
經過此次深入的探討與交流,不難看出,研華正專注于成為物聯網全面感知硬件提供商的領先品牌無論在新興的物聯網、智慧城市、智能制造領域,還是傳統的工業領域。WISE系列目前已實現布局的產品主要涵蓋通用型I/O、與傳感器整合I/O、具備IP防護等級的I/O及整合無線電源模塊的戶外I/O等4類,充分滿足了傳統工業、智慧農業、水、油氣等領域的多種豐富應用。另一方面,則在云端與微軟、阿里、百度、中國移動等標志型企業展開合作,以技術創新及開放式的利他心態為更多業內用戶打造全面完整的物聯網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