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工博會上,智能制造的浪花隨處可見。工控自動化領域的眾多領軍巨頭似乎也深深感受到智能制造落地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各種智能聯盟和行業組織開始組團實施各自的智能制造推進工作。在筆者看來,施耐德電氣提出的數字化生態圈頗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
其一,施耐德電氣推出的新一代基于物聯網的EcoStruxureTM架構與平臺,是數字化生態圈的技術賦能根本。EcoStruxure是開放、具有互操作性、面向未來的架構,從第一層互聯互通的產品,到第二層邊緣控制,再到第三層應用、分析與服務,對施耐德電氣在工控自動化領域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工業事業部副總裁,OEM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表示,層級之間架構統一。所有從底層的技術到SaaS(軟件即服務的平臺)實際上都是對行業合作伙伴和用戶開放的。我們希望生態圈里的合作伙伴在第三層上面去做應用、分析與服務,再結合施耐德電氣現有的軟件,工業云服務(如MachineAdvisor機器顧問數字化服務平臺等),給最終用戶提供更加貼近于需求的工具。值得一提的是,施耐德電氣MachineAdvisor機器顧問數字化服務平臺可以實現對集中或分布式設備的數據采集,并通過以太網、移動網絡及藍牙等方式將數據發送到云端,完成對數據的存儲、處理與顯示,從而幫助OEM制造商和最終用戶實現設備效率提升、運營優化、大數據管理和創新商業智能等目標。
其二,施耐德電氣提出的數字化生態圈建設遠超了傳統的聯盟概念,這又體現在幾個方面,包括:
l創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對等盟友關系這一點正如龐邢健始終強調的施耐德電氣只是數字化生態圈的貢獻者、建設者與賦能者,希望通過生態圈的建設為各行業賦能,將各方面人才集聚起來,以滿足數字化轉型時期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
l橫向搭建工業物聯網云服務平臺施耐德電氣正在積極拓展物聯網技術的合作伙伴,并建立橫向聯盟,搭建完整的云服務平臺,幫助機械設備行業龍頭企業實現數字化升級。
l垂直構建行業生態鏈施耐德電氣以電子、包裝、物流、食品飲料等六大垂直行業應用為導向,整合系統集成商及終端用戶的行業經驗,幫助其進行基于EcoStruxure的行業特定應用開發。這也是數字化生態圈最大的存在意義,即行業用戶在數字化時代產品創新求變的需求倒逼之下,必須以大規模生產的成本和效率實現快速的柔性化個性定制。誰更能滿足客戶的需求,誰更加靈活應變,誰擁有更開放的平臺和更兼容的數據,誰便更能贏得市場,這些都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龐邢健認為。
打造數字化人才培養聯盟計劃施耐德電氣啟動的魯班計劃,與高校共建培訓中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課程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面向在校學生和社會合作伙伴及客戶提供數字化技術培訓,為數字化和自動化培養技術工程師,旨在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工業數字化人才生態圈,支撐數字化業務的拓展。
不難看出,施耐德電氣在數字化和智能制造方面具備了深厚的技術和產品功底,同時更提出了創新性開放數字化生態圈業態,在產、學、研各個環節的廣泛合作,促進包含廣大OEM制造商及最終用戶在內的整個中國制造業的共同發展。反過來講,這一切也正是數字化時代所帶來的改變。未來已來,值得擁抱。
文/傅昆,《亞洲控制工程》